南沙三期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
近日,广东省总工会正式下发《关于授予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建设劳动和技能竞赛海员赛区、工业赛区先进集体和个人广东省五一劳动奖和广东省工人先锋号的决定》,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南沙集装箱码头分公司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建设劳动和技能竞赛海员赛区中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

近年来,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海员赛区深入开展以“安全、优质、高效、绿色、节约、创新、廉洁”为主要内容的建设劳动和技能竞赛,广大建设者积极参加竞赛,踊跃投身工程建设,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南沙集装箱码头分公司(简称:南沙三期)于2014年注册成立,是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全资分公司,是广州港集装箱发展的主力军和最大单一专业集装箱码头,年吞吐量已突破600万标准箱,为华南地区供应链稳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南沙三期码头项目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曾获中国每标箱消耗电力和燃油最低前10名集装箱码头、四星级中国绿色港口等荣誉称号。南沙三期于2018年成功承办了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港口工匠技能交流营,近年来涌现了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冯柏坚、谢福泉等劳模先进代表。

南沙三期在竞赛过程中强化党建引领,通过“五强五化”示范党组织、“领航先锋”三级行动项目、党建特色品牌、党员示范岗、先锋助班组等活动为抓手,促进党建与能力建设深度融合,致力于自动化能力提升工程,“堆场自动化+前沿半自动化”模式已成规模,为传统集装箱码头升级改造为半自动化码头和拓宽女性司机就业机会探索出了成功之路;并积极推动建设3项市级“攻城拔寨”重点建设项目,其中半自动化堆场一期和二期工程项目已建成使用,三期工程已于2021年12月开工,计划2023年5月完工,项目建设半自动化堆场36.6万平方米和配置24台自动化轨道吊,投产后将新增集装箱堆场通过能力166万TEU。

强化安全标准化管理和本质安全建设,深入实施“网格化”属地管理、实时视频等安全管控举措,广泛应用半自动化远控操作、GIS系统、智慧港机等安防新技术,实现科技力量赋能本质安全。积极落实国家“双碳”目标,推进港区6个主泊位、24个驳船泊位实现岸电100%覆盖,船舶岸电系统列入国家首批船舶岸电示范项目,现有港口大型装卸机械137台全部为电力驱动。高质量推进“发动机升级置换”等环保设施设备建设改造,高标准打造“绿色低碳港口”。在保障生产的同时坚决筑牢疫情防控防线,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工作要求,全力以赴保障港口供应链产业链稳定畅通,交出“双战双胜”优秀答卷。

坚持“科学技术服务生产经营”理念,以科技创新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先后创建4个工匠创新工作室,其中冯建浩创新工作室于2020年被命名广州市劳模和工匠创新工作室。工作室围绕现代信息技术、绿色环保技术和港口新能源设施设备应用及发展等课题,近年来,共投入3000多万元开展50多项技术创新和改革项目,其中荣获实用新型专利17项、软件著作权8项、科技进步奖1项、广东省“五小”优秀成果奖1项、省市级优秀质量管理小组9个,创新工作室在传承技艺、创新创效和助力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中发挥积极作用。公司深入开展各项劳动竞赛、技能比武等创优创效工作和合理化建议活动,积极畅通和拓宽员工成长渠道,不断激发企业活力和内生动力、开创发展新局面。

不断深化一线职工权益保障,推出“洗衣、就医、如厕”三大民生工程,建成公共免费洗衣房、共建南沙健康屋、改造一线洗手间3处。注重一线职工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改善,实施宿舍标准化改造、文娱设施配置等有效措施。重点加强对职工在高温防护、生活后勤、服务保障、医疗救助等方面尤其是一线作业闭环管理人员的关心关爱工作。做细做实节日送温暖、困难职工家庭救助、职工住院慰问和新婚、新生儿慰问等实事,形成“企业关爱职工、职工热爱企业”的良好氛围。主动承担乡村振兴任务,与佛冈县迳头镇楼下村、井冈村、龙冈村3个村形成结对帮扶关系。主动为“广东技工·广州港班”毕节籍毕业生提供工作岗位,并时时关注他们工作、生活情况,取得良好的示范作用和社会效应。(文:刘锦秀、严永洪/图:严永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