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链强链(二) | “三化”增强港口“硬联通”
在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工作推动下,我国正加速构建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通过强化枢纽节点功能、优化多式联运体系,推动物流降本增效与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
南沙三期于2022至2024年实施堆场扩建、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场建设及装卸设备能力提升三大重点项目,以“智慧化、绿色化、专业化”为主线,全面增强港口“硬联通”,为广州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城市注入强劲动能。
智慧化打造全链条高效运营体系
顺应转型趋势,南沙三期码头以技术创新驱动效率跃升。堆场三期工程新增24台远控半自动化轨道吊,结合智能调度系统实现设备集群协同作业,推动堆场整体通过能力提升至818万标箱;装卸设备升级项目中,4台65t-73m远控半自动化岸桥覆盖12-15泊位,使前沿月均通过能力达59.5万标箱,满足每年700万标箱吞吐量需求。
此外,危险货物堆场则通过高清监控塔、自动化喷淋系统构建全流程智慧监管网络,形成“前沿-运输-堆场”智能化作业闭环。技术集群的深度应用,不仅提升了单点效率,更实现了港口作业体系的系统性优化。

绿色化助力“双碳”目标落地
响应“双碳”目标,南沙三期码头将新能源应用贯穿建设全程。堆场与装卸区域累计投用40台纯电动牵引车及8台纯电动堆高机,单箱能耗降低超74%,年碳排放减少50吨以上。
新建危险货物堆场采用循环水系统与防渗漏设计,从源头管控环保风险。这一系列举措,既是对国家绿色发展战略的践行,也为港口可持续发展探索了可复制的技术路径。

专业化提升储存能级与安全管理
堆场三期工程新增27万平方米重箱堆场及9.6万平方米空箱堆场,叠加装卸设备升级,使码头整体堆存能力突破22万标箱,有效缓解堆场压力,为珠三角产业提供物流支持。同时,建成占地2.94万平方米的专业化危险货物堆场,配备216TEU地面箱位,可堆存9类危险品,并设置环形消防通道、应急处理场地及全天候监控系统,进一步提升港口危险货物集装箱安全管理水平,填补了华南地区危险品集装箱堆存能力缺口。

协同联动,激活大湾区枢纽经济
三大项目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交通网络,依托南沙港铁路、海港大道及高快速路网,实现“海铁联运+江海联运+公路集疏运”多式联运无缝衔接。2024年数据显示,南沙三期码头外贸吞吐量同比增长41.58%,助推南沙港区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2000万标箱,成为继上海洋山港后全国第二个迈入“2000万标箱俱乐部”的单一港区。这一跨越式发展,既得益于自动化设备与国际航线(覆盖亚、欧、非、澳)服务能力的协同强化,更彰显了港口作为大湾区物流核心节点的战略价值。

广州港南沙三期码头的实践,是落实《南沙方案》、服务国家战略的生动注脚。通过智慧驱动、绿色引领、安全护航的发展模式,三大项目不仅提升了港口作业效率,更在智能装备应用、低碳转型、专业化管理等领域树立行业标杆。未来,南沙港区将持续锚定《南沙方案》目标,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南沙国际航运物流枢纽建设贡献核心力量。( 来源:广州港集团公众号 / 文:莫浩尊、蒋峥浤/ 图:海港传媒、严永洪 )
【 纪检举报电话:020-84528605 纪检举报邮箱: jwb@gznict.com 】